【推荐】中国首善曹德旺移民不是大人物做的而是小人物做的何仁基金会
“硬气”的民族企业除了任正非的华为还有他的福耀玻璃。
移民不是大人物做的,而是小人物做的,我要世代做中国人。
我们经常能在手机上刷到一个叫曹德旺的人的大胆评论,这些评论多是针对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的,而且往往鲜有人出来反驳他的观点,就连马云、王健林这样的人物也敬其三分,他到底是谁?
曹德旺,福建省福州市福清人,福耀玻璃工业集团创始人。与任正非的华为同时成立于1987年的福耀玻璃集团,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与马云、马化腾等依靠现代互联网科技发家的中青年企业家不同,曹德旺依靠的是实业,同样有着一番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同样有着让人敬佩的人生传奇。
1.年逾古稀,奋斗不止
1946年出生的曹德旺如今已经76岁了,但他仍然活跃在中国商业的第一线上。
曾经有人问他:“马云都退休了,您怎么还不退休,是对自己的手下不放心吗?”
曹德旺是这样答复的:“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早期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奋斗不息,到了现在根本这些不是我做的事情,再赚的钱它不是我的,我自己养老的钱都已经足够花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国家培养一个企业家,真正会做事的,那个代价不是说用一亿、两亿来算的,我认为应该要去践行这个心愿,不要谈轻易退下来。”
“坚持在第一线,像蜡烛一样的把蜡烧光了再说。因为这个才叫做奉献,如果我现在开着我心爱的飞机到处去玩,那是不负责任的,那就不会受人家尊敬的,你们给鼓掌也鼓错了。“
一直以来曹德旺都是一个身负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家,他没有把自己的成功和事业归功于个人,而是归功于人民和国家的支持、培养,就因为这样即便是年事已高的他仍然在发光发热,向社会贡献者更多的力量。
2.怒摔合同,民族为重
曹德旺的福耀玻璃作为民族企业经过多年努力发展已经走向了全世界,而曹德旺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中国企业家身份,多次在与国外商业谈判中彰显自己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心。
2017年,已经坐稳中国“玻璃大王”位置的曹德旺跟法国人谈合作,这是福耀玻璃进入欧洲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但是在签合同的这个环节,一个法国公司的高管居然开了一个羞辱中国人的玩笑,当时会议室里顿时笑成一片。
但此时曹德旺却把合同一摔站了起来,连问了四个问题,会议室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
曹德旺指着那个法国人说:“你了解中国吗?你有资格说中国人吗?你可以当着一个中国的企业开这样的玩笑吗?如果我现在开一个羞辱法国人的玩笑你能接受吗?”
说完之后,曹德旺不顾大家的诧异,扬长而去。
法国公司的老总急忙带着翻译和那个开玩笑的法国人追了上去,一边道歉一边陪着笑脸说:“曹总,别小题大作,咱们都谈到最后一步了,别和钱过不去,何必为了这点小事伤了我们的友谊呢?
但是曹德旺依旧黑着脸说:“合同可以签,前提是这位嘲笑中国人的法国高管必须辞职,而且保证不参与我们后期所有的合作,能做到再签合同,不然就别谈。”
法国负责人无奈,只好当场解雇了这个开错玩笑的高管,曹德旺才同意签了合同。
曹德旺就是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爱国企业家,在他的心中爱国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责任,国家和民族永远摆在第一位。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很多人利用国家发展的红利大赚,而曹德旺却给国家捐赠累计达一百多亿。很多人发达之后就移民、换国籍,但曹德旺却反其道而行,即使被美国加倍惩罚,也要放弃美国绿卡,带着家人全部撤离美国,并且告诉子女谁想留在美国,将来一分钱也别想继承。
当美国移民登记处的工作人员问为什么要放弃美国优厚的条件时,曹德旺回到,因为福耀玻璃是中国的,因为福耀玻璃的存在,中国目前汽车玻璃进口几乎为零。曹德旺做为中国企业家,当面对民族大义时的这种决绝,非常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向其学习、点赞。
3.知恩图报,有情有义
一个人要想成功,那他的生命中就不能缺少助他的贵人存在,曹德旺也是如此。曾有一个人的一封信,让曹德旺连夜奔走,这是一个让曹德旺铭记于心的贵人。
一天,曹德旺收到一封信,信上写道:“老曹,我被查出了肝癌,已经时日无多了,临死前我还能见你一面吗?”
看完信后,曹德旺赶紧穿好衣服,连夜坐着三轮车赶往这位多年没见面的老大哥家里。
写这封信的人叫王毅黄,他曾经是山东一家农场的主人。
1980年,曹德旺独自骑着自行车来到福清县城摆摊卖水果,可遇到了几个地痞流氓,把摊位和水果都给打翻了,并且抢光了曹德旺身上的钱,最后还骑走了自行车。
就在这时,一个朴素的青年人走了过来说:“小伙子,我在你这里买过水果,觉得你人很实在,可没想到今天出了这种事,我也帮不了你什么,我口袋里还有一块钱,你拿着当路费回家吧。”
曹德旺听后连忙说:“谢谢,可是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我不能收这个钱。”
青年人见他很有骨气,便说:“你叫我老王就行,如果你暂时没生意做,可以先来我农场里做推销员。”
曹德旺听后,顿时感觉到雨过天晴。等回到家后,他立马和父母说自己要去农场打工的想法。
第二天,曹德旺就赶往了山东农场。在农场里,曹德旺非常努力地工作,每天第一个起床,到了晚上他又是最后一个下班。王毅黄觉得很是欣慰,觉得他一开始没有看错人,于是他就将自己的推销技巧和经营理念传授给曹德旺。
最终,在王毅黄的悉心指导下,曹德旺在三年时间里赚了七万元,可以说王毅黄是曹德旺的第一个贵人。正是有了这笔资金,曹德旺才可以承包快要倒闭的玻璃厂,才可以把福耀玻璃做到如今的地位。
就因为有这种渊源,曹德旺一看到王毅黄的信就连夜赶到王毅黄家。
两人见面后,王毅黄握住曹德旺的手说:“老曹,我可能没多少时间了,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儿子的婚事,希望你能在我去世后帮帮他行吗?”
曹德旺一口答应道:“王大哥,你放心,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我们先把新章的婚事办了。”
可是王毅黄治疗肝癌已经把家底消耗殆尽了,女方还愿不愿意答应呢。
第二天大早,曹德旺就赶紧叫上媒婆,一起上王新章女友家里找女方父母细细探讨这件事的原委,由于王新章为人敦厚、老实,女方父母也通情达理,最终同意了这门婚事。
可问题又来了,彩礼钱和办酒席的钱怎么搞,曹德旺费劲脑汁,他想到了王毅黄曾经帮助过很多人,于是他找到他们,对他们说王大哥的身体不行了,他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他的儿子,只希望新章结婚大家都能去捧个场,红包稍微包厚一点就行,大家也同意了。
就这样,在曹德旺的安排下,结婚当天,宾客高朋满座,王毅黄也终于在临终前看到了儿子完婚。一个月后,王毅黄不留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4.落魄贵族,白手起家
很多人都知道“玻璃大王”白手起家的故事,认为他只是一个运气好、肯吃苦的穷人家的孩子。但事实是曹德旺的家族出身并不普通,而且他的经商头脑早就写在了他的基因当中。
曹家世代经商,他的曾祖父是当时的福清首富,曹德旺的父亲曾经是上海的大商人,可“富不过三代”的命运到了曹德旺父辈不幸应验了。
其实在曹德旺父亲千辛万苦的打拼下也是有所成就的,在曹德旺9岁之前可以说是过着富二代一般的生活,但是因为后来社会动荡,曹家举家从上海搬回福清老家。
当时曹家包了两艘船,其中一艘船坐着所有的家庭成员,而另外一艘船则装着家中全部的家当和财物。可是装着家当的那艘船在运输的过程中沉船了,财物尽失,导致了他们家庭彻底破产,从家财万贯到一文不剩。
从此,曹家开始落败了。但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于曹德旺而言,父母多年经商,留给他的理财和经商的经验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自从家中发生了巨变之后,曹德旺再也不是那个生活富足经济优渥的富家子弟了。
他从9岁后的记忆满是家里穷到揭不开锅的画面,实在饿得慌,母亲就带着他们玩游戏转移注意力,然而曹德旺并没有因此丧失斗志,也没有消极应对,相反他承担起了家中的重任。
在9岁才开始上学的曹德旺,因为家中落败,14岁就辍学在家放牛,并开始干着各种工作来四处谋生,对于一个还没有成年的少年来说,既没有学历,也没有身体能力,能干的工作自然都是一些出卖劳动力,收入低廉的工作,街头小贩能干的工作他基本上都做了个遍。
16岁时他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经商,年少的他开始冒着被扣上“投机倒把”的风险帮着父亲倒卖烟丝。
到了1966年左右,烟丝生意难以为继,于是改做水果生意,于是就发生了前面发生的那个故事。
那时候的曹德旺就早早体会到了人世间的炎凉冷暖,他能感受到那些背着书包的同龄人不屑的眼神。他在意,但他并不自卑,他深信自己的肩膀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坚强,昼夜地奔忙,巨大的付出与微薄的收入让他很无奈,但他并不屈服,他坚信勤劳的双手有改变命运的力量。
5.民族企业崛起,美国不敢动
曹德旺在多年经商之后,包下了濒临倒闭的玻璃厂,曹德旺以自己敏锐的商业嗅觉觉得这个玻璃厂肯定能赚钱,此时正是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向全国的时候。
1983年他承包了高山玻璃厂,接手后8个月,玻璃厂就扭亏为盈,第一年净利润就有20多万。
1984年,曹德旺无意中发现,我国的汽车玻璃基本上依赖进口,小轿车的玻璃造价不到200元,销售价格却高达几千元,简直就是一个暴利产业,而高价是因为国内市场被日本、欧美企业垄断,曹德旺决心改变这一状况。
于是曹德旺做了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决定,进军汽车玻璃市场。
那时候汽车玻璃核心技术被日本公司掌握,为了突破技术壁垒,1986年40岁的曹德旺开始满世界寻找生产技术和设备,几经波折终于从芬兰引进了最先进的设备,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成功研制出了汽车专用玻璃。
1986年8月高山玻璃厂开始正式生产中国制造的汽车玻璃,成本不到200元,售价高达2000元,次年就赚了500多万元。
1987年,任正非在深圳成立了华为,同年,曹德旺在福建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专门生产车用玻璃。
通过几年的努力,研发技术不断更新,彻底改变了中国汽车玻璃落后的状况。生产成本也从200元降到了50元,利润更加丰厚。
到90年代初,中国市场的日本玻璃已经销声匿迹。1993年,福耀玻璃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汽车玻璃生产厂家,是中国股市一家现金分红,募集资金高达22倍的上市公司,曹德旺就此成了中国的“玻璃大王”。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2002年,美国商务部裁定中国企业对美国企业有倾销行为,将面临严厉的反倾销调查,其中就包括福耀玻璃。
很多中国企业面对美国的刁难选择忍气吞声,但曹德旺却拍案而起,直接联系律师起诉美国商务部。
从2001年至2005年,曹德旺带领福耀团队艰苦奋战,历时数年,花费一亿多元,相继打赢了加拿大、美国两个反倾销案,震惊世界。
福耀玻璃也成了中国第一家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赢得胜利的中国企业。
从此福耀玻璃从中国正式走向世界,这也是中国加入WTO后赢得的前两个反倾销官司,这是一场振奋人心的胜利,对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有重大意义。
曹德旺自己说过他1994年就获得了美国“绿卡”,但是他2005年就跑到美国大使馆将其还给了美国,曹德旺解释说,没有为什么,因为我不能住在你们那个国家,我不能移民,移民不是大人物做的,是小人物做的,大人物是真正有抱负的,我要世代都做中国人。
2009年,曹德旺获得有企业家的奥斯卡奖之称的“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他是1986年该奖项设立以来的首位华人获得者。
再后来,福耀玻璃彻底地成为了全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成为了宾利、奔驰、宝马、路虎、奥迪等豪华品牌重要的全球配套供应商,在海外多国建立了工厂。
在美国对华为围追堵截的时候,曹德旺坦言:美国随便增加关税,只要不赚钱我就不卖。曹德旺此言并非自大,而是福耀玻璃在美国确实有底气,因为他公开表示美国只能与他合作,不然就买不到玻璃了。
6.不敢当的“中国首善”
曹德旺被人们称作真正的“中国首善”,亚洲十大慈善家之首。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曹德旺不断地向社会捐赠他的财富。
据胡润慈善榜统计,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已达110亿元。
虽然他没拿过中国首富的头衔,而且2021年的个人财富仅排在100名开外,但他的捐款远超国内哪些比他高的富豪。
大家因此都称他为中国首善,但事实上,曹德旺从来都只想做个中国企业家而不是中国富豪,也不接受“首善”这个称呼。
他说:“我认为中国首善应该是袁隆平而不是我,我不过是捐了点钱而已,那都是有钱人的游戏,没什么了不起的,袁隆平才是真正的首善,他用自己的科研让无数人吃上饭、吃饱饭,这才是功德无量,我跟他没得比,我有今天的事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我前社会的太多,人要有良心,我对社会始终抱着感恩的心态,我是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帮助社会。“
在财产和财富问题上,曹德旺有着他自己的认知境界,他有一句经典名言:“要想发财,就要先学会慷慨解囊。“
曹德旺绝对属于我国少有的有社会担当,并且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从危机中脱颖而出,承担责任,有着不同寻常的胆识和气魄。
平时他除了事业和慈善,一有空他就学习,因为幼时家穷,他没读过几年书,为了这个遗憾,功成名就的他但凡有空必定看书,博取百家之长,涉猎极广。
曹德旺深感科技和人才的重要性,2021年5月,曹德旺创办的何仁慈善基金会计划出资100亿元投入筹建福耀科技大学。
曹德旺说:“人活一世,就是为了给他人带来幸福。”而只有浇灌奋斗的汗水,幸福之花才能真正怒放,中国之所以能够在贫穷中崛起,在乱世之中屹立不倒不就是因为有像曹德旺这样永远将民族和国家放在心中的人存在吗,他们有着爱国主义精神,还有着开拓进取的决心,努力为中国人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看完了曹德旺的故事,你的内心是不是有了很多的想法和感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文章的动力。
- 版权所属:金桔财经
- 文章作者:Eric
- 本文地址:http://caijing.cj8835.cn/8839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